天天讯息:耕耘天地间 播种新希望——长江中下游春耕春播一线见闻

时间:2023-05-12 17:18:03       来源:中国气象新闻网

麦秀风摇,稻秀雨浇。随着立夏节气的到来,气温不断回暖,雨水日益充沛,我国春播进程也从南向北推进,大部分地区进入春播春管关键时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部门趋利避害、藏粮于技,持续提升春耕春播气象保障服务质量和效益。

5月初,一场暴雨横扫江西,赣州市石城县幸运地与暴雨擦肩而过。该县气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全县平均降水量为17毫米,没有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但我们也提前发出通知,提醒农户做好排水,检查大棚是否牢固。”


(资料图片)

入春以来,石城县气象局多次组织业务人员前往珠坑乡高标准粮田生产基地,开展水稻移栽直通式气象服务。3月底,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突袭”石城,导致多个乡镇出现灾情,县气象局业务人员提前通过电话对珠坑乡农户进行提醒。“接到电话后,我们提前采取排水、加固大棚等措施,冰雹、雷暴大风对作物的影响比预期小多了。”农户老孔说。

5月5日,浙江省乐清市推广种植的1.3万亩小麦开始收割,收割后抢种早稻。近年来,乐清市农业农村、气象部门指导农户创新推广“两稻一麦”轮作模式,充分发挥农田亩产最大效益,达到两种作物无缝对接,实现“麦-稻-稻”一年三收。

“今年我种了470亩‘中早39’优质早稻,前不久气象部门给我发短信,说2日至3日天气条件适合无人机飞播作业,我花了两天时间全部播种完毕。此后刚好下了一场雨,省了灌水的钱。现在早稻苗高4厘米左右,长势良好!”4月14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皋埠街道上蒋村建峰家庭农场主唐建峰,向前来调研的市县两级气象、农业农村部门专家表示感谢。

今年,绍兴市早稻直播较常年偏迟,气象部门分析研判出“冷尾暖头”、风力较弱的直播早稻最佳适播窗口期,提前两周滚动制作并发布春耕春播专题气象服务材料,通过种粮大户短信群和微信群、浙政钉群、农民信箱等多种渠道提醒全市种粮大户抢抓有利天气时机,及时开展早稻直播飞播作业。

“未来几天会有一次降温降水过程,现在天气好,正是赤霉病防治的‘窗口’期,抓紧时间做好‘一喷三防’。”早在一个月前,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气象局局长王伟飞来到庄周街道九里桥农发种植合作社,向合作社负责人曾广振介绍天气情况。

曾广振的合作社种有3000亩冬小麦,在他看来,及时准确的预报对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至关重要。“根据天气预报,我们趁着雨夜,提前给1000多亩小麦追施了拔节肥。”曾广振说,趁着大雨施肥能更好实现肥水一体化,效果才会好。

江苏省气候中心农业气象科科长徐敏介绍,气象部门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提取出全省冬小麦种植分布区,绘制了今年全省小麦气象适宜程度趋势预测空间分布图。

在湖北,省气象局与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会商,联合制定《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全力抗灾稳产保供预案》《2023年春季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及建议》,做到灾害应对心中有数。

在湖南,气象与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协作,开展联合会商、联合防灾保春耕服务,其经验做法获得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肯定,并向全国宣传推广。

眼下,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农业生产进展顺利,各地正着力稳面积、提单产,气象服务也正持续发力,为全年粮油生产保驾护航。

(曹沈昊、裘珺琳、张立波、王艳、高迅芝、丁昕彤、徐相明、孙毅博、岳伟、王兵、陈晓颖、戴帅汝、欧小锋、廖扬华、刘文英、李钦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李悦 责任编辑:苏杰西)



关键词: